作者/康文平律师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非法网贷、网络*博、网络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前几年网络金融*策不规范导致的遗留问题;另一方面是疫情导致许多人入不敷出,为了支付房贷、车贷、信用卡等需要资金周转,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网贷我们都不陌生了,从最基本的高利率、低分期骗局再到后来环环相扣的套路带,骗子为了骗钱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不仅需要过硬的数学功底,还要掌握推销、营销,甚至催债等技巧。前期甜言蜜语吸引他人来借款,后期威胁恐吓要求借款人偿还巨额利息。
纵使*府每天都宣传“不要随意网贷”,但悲剧还是每天都在上演。央视财经栏目报道称,辽宁的方女士在刷社交软件时,看到“无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手头紧张的她下载贷款App后,就按照要求填写姓名、上传身份证件等个人信息申请贷款。没想到这成了噩梦的开始。
她最初下载了两三个贷款软件,贷款元,到手只有元,砍头息高达30%。在没钱还款时,手机短信就会收到新的借贷App下载链接,诱导其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贷款。最多时方女士的手机上有多个贷款App,两个月过后,她从最开始的小额借款已经变成了欠各种小贷平台50多万元。暴力催债人员让她精神恐慌,差点自杀,最终家里通过卖房才堵上了贷款漏洞。
可怕的是,这种贷款的软件开发及其的简单,租用一款贷款软件最低仅需四万余元每年。相对于变50万的业务,几万块的租赁费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网络福彩,这是近几年新兴的网络诈骗行业,说白了就是披着福彩外衣的*博网站。通常在qq群里传播,以“中奖率高”吸引*客进行*博。
而这种网络*博更容易做手脚,后台通过程序可以任意修改赔率,往往会让*客赔的血本无归。年8月,江苏苏州张家港市警方打掉一个跨国网络*博团伙。这是一个以“*氏家族”为核心的犯罪集团,依靠冒充国内福利彩票的网络*博网站,3年多的时间膨胀式地发展,逐渐扩充到29个网站,月盈利0多万。他们的盈利,正是*客们“输掉”的钱。
无一例外,这些网站或是APP都是违法的。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出台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也写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也就是说,国家会对这类网站、APP进行打击,例如黑龙江“7-30”套路贷专案。但犯罪分子往往会在夹缝中生存,而要将他们绳之以法,还需要人民群众的监督举报。就拿上文中提到的方女士来说,当她意识到自己陷入到套路贷的险境时,应及时报案处理,卖房子还“债”完全是错误的选择。
PS:如果你不小心遇到了网络诈骗,无论是贷款或是*博,你都是受害者,*府一定会尽力帮你追回损失。而如果你不去报案,更没有机会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份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