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能够治愈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本文来源:中国网」
为充分展示江苏数字乡村建设的探索实践,生动反映江苏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特色亮点以及信息技术惠农便民的务实举措,“E路同行智惠江苏──‘数字乡村’篇”网络主题活动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进行集中采风,记录展示试点地区数字乡村建设的进展成效。
遥感监测下的智慧农业
秋高气爽,正是秋收好时节。在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在遥感卫星的监测下,余亩水稻长势喜人。据介绍,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了解水稻的生长情况,同时,园区智慧农业指挥中心中控大屏上,一张“热力图”显示着水稻的长势,红、黄、蓝三色代表着水稻的长势情况,呈现红色即是水稻成熟,可以优先安排收割。
据悉,江苏苏州参照国家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在整个常阴沙农业示范园区建立起了完整的稻米生产标准,通过大数据中心,对农作物生产全过程进行数据化管理。从农民的投入端到最终稻米的销售端,全部接入了大数据中心。除了大数据赋能,农业示范园区也添置了虫情测报站等智慧农业设备,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可自动完成诱捕、杀虫、驱虫、拍照、传输、采集、排水等操作。
常阴沙智慧农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智慧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市共建成各类物联网应用基地5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示范基地40余家、益农信息社个。通过科技手段生成“数字农业解决方案”,引导农民种植,加快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智慧大脑”赋能农业增收
在张家港市善港村一处大棚内,小番茄长势喜人,但是棚内干干净净,没有尘土和积水。除了小番茄,还有葡萄、羊角蜜、生菜和青菜等农作物,它们都生长在由一根管线输送水和营养液的“装置”里,每一次滴灌和“补给”都经过精准控制,全程不施用农药,也没有重金属残留的风险。它们都是由谁来控制的呢?
原来,这些农作物都是受物联网这个“智慧大脑”控制。善港村的蔬菜大棚里,配备了各类数字化设备个,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掌握温度、湿度,实施智能灌溉、精准控制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约了50%—70%;还可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数据直接上传至手机APP,远程即可实现自动消毒、杀菌和灭虫;大棚的遮阳网、通风系统、降温系统等可根据天气情况自动开关,出现异常情况可智能预警。
通过“智慧大脑”,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农民收入。据了解,善港村每户农民每年收入增收了元。“十三五”以来,张家港市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速在20%以上,年,农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98亿元,全市各类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达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