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紫牛聊斋没有生命不死,但有灵魂不朽 [复制链接]

1#
07:28

大家好,我是新闻评论员尹武。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是一个让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除了要拜祭自己的先人之外,还会怀念一些让我们无法忘记的人,他们当中有历史上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凡人英雄,等等。

先请大家看一张照片。这是年春天,在浙江杭州部队营房里拍摄的,坐在左边穿着背心的就是我。注意看坐在中间的望着我笑的这一位,他叫钱新良,是江苏张家港人,和我同年入伍,在连队我们是最要好的战友。

这张照片拍过没多久,我们就一起随部队到了云南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上阵地没多久,钱新良就壮烈牺牲了,年仅21岁。有一年清明节,我和战友们专门去了张家港烈士陵园,祭奠钱新良烈士,这两张照片就是当时的场景。

钱新良是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伙子,一讲话就爱笑,我的印象很深。时间过得很快,这一晃,他牺牲已经快40年了。

当年一起到前线参战的战友,有不少都牺牲了,其中有一位还是我在南京人民中学读高中时的同年级同学,他的名字叫贺翔,我们都是年高中毕业的。在学校里,他在六班,我在十班,相互不太熟悉。参*到陆一*一师后,他在二团,我在一团,所以在部队的时候也没见面。只是他牺牲了之后,在查看烈士名录的时候,发现了这位南京烈士战友竟然是我的同学。

烈士名录上是这样记载:贺翔烈士,江苏省南京市人。部队某师二团一连副班长。年9月生,年1月入伍,年7月入团,年2月8日,在坚守号阵地的战斗中牺牲,被追认为中共*员,追记三等功。

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想念那些牺牲的战友。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用鲜血和生命在守护。

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都绕不开“牺牲、死亡”这类的话题。除了生老病死的离开人世之外,在战场上会有牺牲,在和平生活环境中也会有意外。

3月13日上午,南京市雨花台区龙凤佳园小区内发生火灾。有一对夫妻被困在火灾现场。丈夫将妻子放在阳台外,自己站在离火更近的阳台内,紧紧的拉着妻子,夫妻两人均严重烧伤。被消防员救出后,妻子记挂着丈夫,对赶来救援的人说:“先救我老公!”

这对夫妻来自安徽,丈夫在南京打零工,妻子之前一直在家带孩子,近两年才到饭店当服务员。夫妻俩收入微薄,却养育了三个孩子。一场火灾,厄运降临。令人痛心的是,医院救治,但是几天后,夫妻二人因伤势过重,相继离世。

在大火中,这对夫妻相互守护、不弃不离的表现令人感动。特别是丈夫奋不顾身地救护妻子的举动,不仅是一个好丈夫的形象,更是见义勇为的义举,堪称“凡人英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连续对此事做了报道,“火灾中阳台舍身救妻”这一幕,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我们说,无论是生老病死,或是战场上牺牲,或是生活中意外,人固有一死,不过是迟早而已。死亡问题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任何人都无法回避。

黑格尔从辩证法的立场去看待死亡,他说“生命本身即具有死亡的种子”,“生命的活动就在于加速生命的死亡”,“自然的死亡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必然的无可逃避的‘绝对法律’”。

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其实,明天永远都会来,只是如果你碰到了意外,你的意外先来了,那明天就不再是属于你的明天,但它会是其他人的明天。

据有关数据统计,年全球因新冠病*死亡的人达到了万。由于世界上有些国家、地区,缺乏检测、医治,因疫情间接引发了超高死亡率,一些国家*府有意极力缩小死亡率的原因,这个数字事实上很大程度是低估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新冠病*实际死亡数字可能是公布数字的两至三倍。

孔子说:“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死去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人要坚强的好好活着。

孔子的学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死亡并没有使古代先贤们感叹人生的虚无,而是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促迫,从而以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承担人生的责任。这是古代先贤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更是他们面对人生的气概,今天,我们也同样需要。

福建省东山县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几十年来,东山人民每到清明节,都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谷公”就是原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同志。

年,随解放*南下的谷文昌来到福建东山。映入他眼帘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的荒凉海岛。年,提任东山县委书记的谷文昌大声疾呼:“不把人民拯救出苦难,共产*来干什么!”在东山县任职期间,谷文昌白天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继续工作,即使在生病弥留之际,他也始终牵挂着东山的百姓。年1月30日,谷文昌在留下“埋骨东山”的遗愿后,与世长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提到谷文昌的故事。谷文昌的故事告诉我们,始终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最有价值的事业上,始终要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死亡是不可颠覆的生命规律,我们无法拒绝死亡,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死亡的态度。在当死神向我们微笑的时候,我们也要笑脸相迎,生命之花绽放在取义成仁的高光时刻,不愧对一生,不愧对子孙。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没有不死的生命,但有不朽的灵*!

清明节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日子,但清明节带给我们的对死亡及生命价值的思索,却是一个永恒的考题。

校对苏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