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苏张家港在这里生活,幸福感满满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418/4611049.html

“10幢2单元外立面的落水管漏水。”

“14幢有居民户外养鸭子,影响环境。”

“9幢车库有人租住,存在安全隐患。”

……

上午9点,

位于大新镇园艺新村10幢1楼的

“陈阿姨睦邻坊”里,

每月一期的“网格联席会”正在这里召开。

大新社区的网格员、志愿者和

园艺新村居民汇聚一室,

就近期小区内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网格联席会

一张长桌,十余张椅子,

配置和布置都非常简洁,

这几平方米的小屋,

是园艺新村居民排忧解难、

乐享生活的公共“客厅”,

也是园艺新村最热闹的地方。

“陈阿姨睦邻坊”,

原本是小区热心志愿者陈阿姨家的客厅,

一个客厅的“转型升级”,

也是大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基层、

居民参与自治共治的缩影。

园艺新村是老旧小区,

小区基础设施薄弱,

公共空间及居民活动场地有限,

又离社区活动室较远,

对于小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来说非常不便。

要是我们小区里头有个活动室,

那该多好啊!

这是园艺新村所有居民的心声。

今年,

大新社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区域治理需求,

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项目品牌,

加快建设文明实践阵地,

创新实施“一社一站多点”的模式,

即一个社区设一个文明实践站

和多个文明实践点,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

真正深入到百姓身边。

陈阿姨主动提出将自家的闲置客厅腾出来,

用作小区居民的活动场地。

经过大新社区的一番布置,

“陈阿姨睦邻坊”于今年四月,

正式对外了!

这也成为大新社区打造的第一个“文明实践分站点”。

“陈阿姨睦邻坊”由大新社区牵头,

依托小区自治服务团队(自管委),

联合*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共同维护和治理。

网格联席会

“陈阿姨睦邻坊”一经开办,

便吸引了左邻右舍前来“凑热闹”。

居民没事来休息聊天,有事来探讨商量,

一起培养兴趣爱好,一起参与志愿服务。

社区结合小区特色,挖掘精品服务,

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文明实践活动。

“审明思辨共度美好夕阳”老年人防诈骗茶话会

学*史

“我们的节日”“爱心义诊”“公益电影”

“幸福来敲门”“银龄健康屋”等精彩活动

让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贴心服务;

*的*策、*史故事等理论宣讲

让*的声音“声”入百姓心中;

法律知识、技能培训、生活常识等知识讲座

让居民每天都能学习新知识……

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红船垃圾分类活动

“戏曲进课堂经典共传承”活动

此外,

*员志愿者及网格员每周都会轮流值班

开门纳谏听民声,为民排忧解心结,

将原来"坐等"服务转变为主动下沉上门式服务,

让居民的所需所求,

通过高效便捷的方式得到解决,

大大增强了社区与居民的粘合度。

网格联席会后,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前往查看居民所反映的问题

“‘陈阿姨睦邻坊’虽然小,

但对每一位居住在园艺新村的居民来说,

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让大家有了快速反应问题的地方,

也让大家有了娱乐的空间,

不仅如此,

大家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改掉了一些以前常见的陋习,

让整个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网格员成哲明告诉小编。

通过“陈阿姨睦邻坊”,

不仅提高了居民自治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也让整个小区的文明程度更上一个台阶。

母亲节“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

其实,

如“陈阿姨睦邻坊”一般

深入居民小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大新社区还有3个:

“邻里港湾”“海棠管家”“幸福里”。

这些“文明实践分站点”,

是大新社区传播*的声音、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文明风尚、提供惠民服务的重要阵地,

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也为真正实现小区居民自治、

服务共享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新社区*总支书记张玉丽表示:

“大新社区地处大新镇老镇区,

辖区内以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居多,

覆盖面广,社会治理难度大,

通过‘一社一站多点’的模式

将文明实践服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

在社区为居民提供更高效、

便利、优质、安全服务的同时,

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

社区的建设和治理中来,

切实把为民服务解难题落到实处,

提升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看紧钱袋子幸福一家子”反诈宣传

小小的“睦邻坊”,

串起浓浓的邻里情。

大新社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

社区发展治理有机结合,

有限的空间,传递出无限的能量。

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和项目,

不仅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也让居民参与到美好社区的建设中来,

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归属感,

也让“共治、共享、共生”的生活内涵,

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来源文明张家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