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兴衰很大程度上不仅取决于它能占据的经济资源,而且还依赖于行*规划,细数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基本上不是直辖市就是经济特区,最不济也是一个副省级,在GDP总量动辄上2万亿的时代,城市的行*地位和自身的经济发展已经是密不可分。
苏州
不过在众多的地级市中却依然有这样一个城市能凭借自身一己之力同样达到接近2万亿的GDP体量,在无数省会和直辖市中以地级市的身姿独当一面,这个巨无霸就是江苏的苏州,那么为什么江苏苏州的经济规模可以在地级市中一枝独秀呢?
苏州博物馆
碾压级的绝对实力
在近来互联网革命崛起之后,江苏苏州的威名已经开始有些淡出大家的视线,毕竟以县域经济发达而著称的苏州并没有在信息技术方面有太多建树,但这依然不影响中国第一地级市的绝对实力。小到遍布全市的百强县(昆山,张家港都是稳居前三的GDP强县),大到成批的外资企业,台资企业入驻高新产业园区,苏州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各产业结合,市区县区协同发展的典型城市。在省会旁落的局面下,苏州充分利用了靠近上海的地缘优势,通过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效率,提供外资优惠这三大核心*策,把大量来自上海和海外的资金吸收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其中产业园*策无疑是最值得其它城市参考借鉴的,外来强势企业占据市区,自生本土企业占领县区,高中低档差异化分布,在产业*策上各有倾斜,最后才打造出了这个GDP总量接近1.8万亿,下辖百强县超过4个的光辉战绩。
金鸡湖
水陆枢纽大平原
和郑州、石家庄这样纯粹靠陆运火车运输崛起的城市不同,苏州不仅扼守着北去上海的路上咽喉要道,而且地靠长江和太湖,航运优势也异常明显,特别是长江*金水道的存在打通了苏州乃至整个苏南片区的交通运载能力,养殖、航运、制造业甚至于钢铁化工等重工业都因为发达的交通而在这里生根发芽。
苏州夜景
具体到每个居民的生活来看,苏州的社会环境给了普通人更多的赚钱选择,你既可以在家里选择种植经济作物,养殖水产,也可以选择去钢铁或者化工厂上班,既有港口航运又可以依靠上海外包的代工厂创造基本就业,自然条件和庞大的人口数量结合之后,自然就诞生了苏州这种外资和乡镇企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从人均GDP来看,苏州高达17万人民币的数字高举江苏榜首,比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也毫不逊色,靠的就是经济多点开花的能力,毕竟靠着单一资源和自然优势虽然能让很多城市在短时间内一跃登天,但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也很容易被打回原形,只有做好内功,把人口素质和地缘优势结合起来才可以持久获得发展,苏州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欢迎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