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GDP遥遥领先为什么江苏的县城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1#

如果有人问哪个省是中国经济的最强省,那么广东绝对是毫无悬念的NO.1,但如果说起中国的县域经济,那么江苏可就是当仁不让的无冕之王。因为中国的百强县从第一名到第四名全部花落江苏,说江苏是靠县城堆起来的城市也毫不为过,毕竟百强县占比遥遥领先,但江苏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二发动机,为什么县城的经济发展比广东还强呢?

广东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经济第一发动机

珠江没有长江宽

这里的宽主要指的是流域范围和可供通航的里程,江苏排在前列的百强县基本都分布在长江沿岸,水运经济发达,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尤其是在工业社会的起步阶段,水运比铁路的优势更加明显,基本不用投入任何基础设施,有一条木船就能够满足吨级以上的货物运输。

广东山区是旅游的天堂,交通的地狱

而以农村为基础形成的县城往往又是最缺乏基础投资的地方,所以河网发达的地理优势相当于江苏的沿江各县早早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高速路,便利性不言则明。而广东的珠江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水量上都无法和长江下游的苏南地区相比,而且珠江上游的粤北地区又遍布高山丘陵,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交通一直是制约广东非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且广东平原匮乏,唯一适合农业的地区只有珠三角的河口平原地带,满足不了工业发展的基本土地要求。细数江苏的县域经济,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建筑业和钢铁业,均是需要大规模厂房和物流交通网络的产业。而这一切都是广东非珠县城满足不了的。

长江拉平了内地和沿海的差距

县市辖区宽广,独立自主

之所以广东的县区发展以北部山区举例,除了粤北地区确实是农业人口众多以外,更大的一个原因是广东省的行*区划非常密集,广东省面积17.97万平方千米,比我的老家河北土地面积还要小一些,但是河北18.88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只有11个地级市,而面积更小的广东则有多达19个地级市外加两个副省级城市,行*区划非常密集。所以常常市区和周边的县区相隔的很近,在城市的不断扩张中就会慢慢的连为一体,原来的县城成为了现在的市区,撤县划区成为了广东的常态化操作,这也导致了很多有实力的县区退出了百强县的争夺,变成了市区的一部分。

分割得很细碎

广东市区经济为主

还有的广东城市管理更加扁平化,整个城市以乡镇组成,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广东东莞,人们根本没有县城的观念,都是以镇为单位进行经济活动,32个乡镇各行其是,百花齐放,大有乡村挑大梁的感觉。反观江苏的市区和县城距离适中,城市的扩张并没有导致县城的吞并,而且因为历史原因,苏南地区的城市中心反倒是靠近太湖的多,靠近长江的少,江南*金水道的便利航运基本都掌握在江苏下面的县城手里,所以也孕育出了张家港,江阴等GDP动辄数千亿的巨无霸县城。

江苏城市靠湖,县城沿江

总之广东的县域经济之所以没有江苏出众,有自然条件方面的限制,也有行*区划的因素,但不可否认广东和江苏都是中国经济数一数二的富裕地区,只不过发展的重心不太一样罢了。

欢迎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