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幸福城市评选”出炉,成都、宁波、杭州、西安、南京、广州、长沙、台州、铜川、珠海十座城市上榜。这已经是成都第11次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与此同时,江苏太仓、浙江余姚、浙江普陀、浙江慈溪、浙江义乌、江苏昆山、江苏江阴、湖南长沙县、江苏张家港、山东荣成十座县级城市被推选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遗憾的是,河南没有一座城市上榜。
此次评选结果是从城市多方面进行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教育、医疗、文化、收入、环境、人情味、公共服务、交通、安全、生活节奏、未来预期、养老、娱乐、职业、包容度及认可度16项主观调查还有居民收入、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城市向往、旅游向往、就业、治安、诉讼咨询、交通和教育等10项客观调查。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调查结果是综合了公共调查、抽样调查、大数据采集、材料申报等多方面,还在网上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最终形成分析报告。仔细查看“幸福”榜单,发现没上榜的不止郑州,北京、上海、深圳这些超一线城市竟然都没上榜。没有上榜的原因,大家也都心知肚明。看看郑州这几年的发展:城中村在四环内被拆迁的已经所剩无几,取而代之的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高架快速路,地铁轻轨线在紧锣密鼓的开工建设中;GDP指数不断创新高,年将有望迈入万亿俱乐部……这些飞速的发展变化,让我们的生活水平达标了,但是我们的幸福指数达标了吗?
影响郑州人民幸福指数一宗罪之:高房价高房价是最直接扼杀幸福指数的元凶。它让年轻人本可以在美好的年纪去结伴旅行、追求梦想,可高房价限制了他们,一毕业就成为高负债的中年人,为了房贷而不得不对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无法体验人生的浪漫。当有房有车成为结婚必要条件,当房价毁了爱情,还有什么幸福可讲?
影响郑州人民幸福指数二宗罪之:工资低郑州的房价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属于中等偏上,如果工资水平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话,也许幸福指数就会不那么低了,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每每看着智联招聘发布的全国工资排名,看到郑州的平均工资在六七千徘徊,只能自嘲:自己又拖后腿,拉低平均。一个在成都开店的朋友,最近在郑州开了一家分店,他说选择在郑州开店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用人成本低,本来在成都招聘的销售要每月四千五起步,在郑州三千起步就可以招到员工,大大节省了成本支出。高房价加上低工资,水深火热的生活也就如此吧?
影响郑州人民幸福指数三宗罪之:堵车提起堵车,大家也是总结出了一套规律出来:“逢雨必堵”、“过节必堵”、“周一必堵”、“医院请绕路”、“不要问哪条路最堵,每条都是潜力股”……堵车早已堵的不是车,堵的是心呐。因为堵车,迟到交了不少罚款;因为堵车,弃车改骑小电电……不过随着最近单双号限行的规定,堵车状况有所缓解,但是挤在人挨人,人挤人的公交地铁上,感觉比上班还累有木有?
影响郑州人民幸福指数四宗罪之:雾霾冬季来临,雾霾是一个躲不过的话题。在室外,看什么都被灰蒙蒙的烟雾笼罩着,马路上,人们都带起了口罩,加快了脚步,没有人愿意在这样的空气中多呼吸一口。尽管政府采取了各项措施,限号出行、工地工厂下发“停工令”、洒水车没日没夜的工作……但还是不能阻挡雾霾卷土重来,雾霾已经成为常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侵蚀我们的身体健康。据统计,城市居民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这足可以说明雾霾、工业污染的威力。十面霾伏,你的肺还好吗?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的更好。”这句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留下的至理名言,依然经得起检验。生活在郑州,你的幸福指数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