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儿的第一天,我就被这里的彩虹步道、共享菜园和沙上田园等浓浓的乡村气息深深吸引,不禁感叹:南港村可真美啊,我一定要向村干部们好好学习南港美丽乡村创建的经验,增知广识。”年4月,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专技人员李雅梅来到锦丰镇南港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当时,南港村村书记任浩立马打趣道:“你来可不能光学习,还要给我们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经济发展打造新亮点、注入新思路、谋求新发展。”
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雅梅
“提升村级经济、提高人居环境、让村民的获得感进一步加深,这便是我的目标”南港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特色的沙上文化让李雅梅看到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在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李雅梅依托南港村智慧农村管理平台,整合各个系统,优化村务管理工作,促使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吸引更多周边市民和游客,激发农旅市场活力,帮助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月11日,扬子晚报“新春走基层|跟着驻村第一书记看变化”融媒体报道组来到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南港村,深入基层一线,实地探访南港村如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薛马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毕荣黄玉琴实习生杨佳怡刘馨
搭建“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让村民家门口“慧享生活”
南港村
“你们来的正好,刚好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我们村最新投入使用的‘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可方便啦!”2月11日上午,位于张家港市冶金工业园(锦丰镇)南港村村委会大门口,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刚下车,等候在此的驻村第一书记李雅梅立刻走过来,迫不及待地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的“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
“这个是我们的‘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70多个监控点,整个村域的情况一目了然,气象信息、水质监测等信息应有尽有,对于村民主动清除道路垃圾、举报非法捕鱼等助力村庄建设的行为,拍照上传后还可以在平台上获取积分,积分可用来兑换商品。”李雅梅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说。记者看到,在南港村党群服务中心有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有南港村各个路口的监控录像、村民积分排行榜、农业生态园、特色农业排行榜等内容,非常丰富。据介绍,位于南港村的金沙洲壹号庄园、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四个农业场馆共配备了15套土壤、气象、水质实时监测系统,逐步实现了农业建设现代化、科技化。
在大屏幕前,李雅梅对记者说:“南港村以前从来没做过积分系统,对这方面也没什么经验。”为此,李雅梅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为南港村搭建“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项目,并带领南港村相关工作人员前往南新村学习如何实施“数字乡村”积分管理模式。
记者走进南港村,放眼望去,白色的蔬菜大棚连绵成片。南港村现已建成了上千亩的蔬菜种植基地,而且部分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升级改造还种起了被誉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
在前往福元高科铁皮石斛生态园的路上,李雅梅一边开车一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村里的铁皮石斛生态园,目前是省内最大的铁皮石斛产业基地。作为村里的龙头企业,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我们村种植的铁皮石斛。”李雅梅带着记者参观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并向记者介绍铁皮石斛的具体用途。
福元高科铁皮石斛生态园
记者发现,大棚内的铁皮石斛长势喜人,每个铁皮石斛种植大棚内都有一块气温、湿度显示屏,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李雅梅介绍,监测系统方便种植户对于铁皮石斛生长环境中的温度、湿度进行监控,种植户可以根据监测显示的数据及时对温度、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前培育铁皮石斛都靠种植户的经验,现在有了这个监测系统之后,温度、湿度一目了然,直接在系统上操作,自动开阀放水,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李雅梅对记者说,“我在了解到南港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需求后,主动联系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村里提供优质资源,并连接‘数字乡村’智慧治理平台。现在,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自动化。”
发展“现代农业+全域农旅”,共享农庄成“网红打卡点”
“现在带你们去金沙洲壹号庄园看看,它是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的共享农庄,那边还有一些草莓种植大棚,可以摘草莓哦!”离开铁皮石斛生态园,李雅梅带着记者来到金沙洲壹号庄园。记者看到,金沙洲壹号庄园展览区种植有各式各样的热带植物,还设置了一些动物模型。以温室柱架为支撑,在温室半空中建造了平台和廊道,以中式风格装修,并缀以悬垂藤蔓植物,游客可以不同的角度观赏,也可休憩、品茗。
金沙洲壹号庄园
庄园温室后面为占地约平米的草坪广场,可供平日繁忙的父母们“偷得浮生半日闲”,带上小儿“忙趁东风放纸鸢”,草坪四周构建了卡通蘑菇等造型的小房,可供儿童嬉戏、休憩。草坪的西端为乡村舞台,可供当地镇、村委文艺演出活动所用。
李雅梅介绍,金沙洲壹号生态庄园非常适合家长带孩子来参观游览,平时来参观的客人大多是南港村或者附近村庄的村民,村民们不用出远门就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植物,丰富了见闻,也有很多游客为了拍摄短视频慕名而来,已经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
漫步金沙洲壹号庄园内,各种果蔬随处可见。每种果蔬都设置了科普牌,介绍品种、生长习性等,使儿童在游玩和采摘时获得认知,真正地寓教于乐。李雅梅带着记者来到庄园边上的草莓采摘区,带着记者采摘并品尝了新鲜的草莓。草莓种植户老陶见到李雅梅立马迎了上去,紧紧握住李雅梅的手说:“多亏了您,我们的农户才能轻轻松松过日子。草莓大棚白天要开棚,晚上要关棚。夏天温度高,每天开棚、关棚非常不方便。我有8个草莓种植大棚要管理,每个大棚开棚、关棚至少要花费20分钟。”
草莓种植户老陶告诉记者,年10月,村里为他的草莓大棚安装了自动卷膜机和自动喷淋装置,在家打开手机,足不出户就能监控并且调节温度和湿度。“真的很感谢李书记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老陶激动地说。
通过“小鱼治水”项目让河水变清澈,让村民心情更舒畅
作为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站的专技人员,李雅梅主要负责动物防疫、兽医实验室检测,在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担任南港村驻村第一书记的李雅梅,依托南港村智慧农村管理平台,整合各个系统,优化村务管理工作,促使农村人居环境换新颜,吸引更多周边市民和游客,激发农旅市场活力,帮助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了尽早对南港村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我白天和村干部们交流、沟通村里的事情,并深入到村寨角落、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晚上回来以后还梳理笔记、思考对策。经过一段时间,我逐渐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村级产业发展以及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摸了个透,做到了心里有底。”李雅梅对记者说。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的南港村与往日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道路硬化了,道路旁栽上了整齐的绿化树,废弃庭院变成了共享菜园,环境美了,村民的心情舒畅了。对于参与其中的驻村第一书记李雅梅来说,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在南港村横套桥下有一条小河,这里的河水非常清澈,不时有鱼儿在水里嬉戏。李雅梅告诉记者,她以前是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发现南港村水域面积较大,每年5月,浮萍、水草疯长,需要比其它月份多投入一倍的人力、物力来清理河道。
自从到了南港村后,李雅梅很重视河道治理,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村里引入“小鱼治水”项目,在村内各河道投放花鲢、鲈鱼等鱼苗进行自体循环治理、分层治理,消灭水中的浮萍、水草等水生植物,达到提升水质,重建水体生态平衡的目标。“‘小鱼治水’项目不能仅仅在一条河里实施,今年1月下旬,我们又投放了一批鱼苗,南港村31条河现已全部落实‘小鱼治水’项目。”李雅梅自豪地说。
清澈的河水吸引了许多村民来此游玩,正在河边散步的村民王奶奶对记者说:“这里的河水很干净,我经常会来观赏河里的鱼,每天早上一次,晚上一次。”李雅梅告诉王奶奶,到今年年底,村里会根据积分情况给村民兑换从河里捕捞上来的大鱼,以此来鼓励村民积极维护河道安全与卫生。“到年底我们一起捕大鱼啊!”李雅梅笑着对王奶奶说道。
“来了南港村,让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我以前不知道农场内养鱼、养鸡建设用地是要根据规划的,跟农场主们沟通之后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任意使用,要做到合法、合规、合理。”李雅梅告诉记者,她一直在张家港市农业农村局工作,和动物打交道的机会最多,现在学习到了很多村庄管理方面的知识。
“以前只知道按规矩办事,但是在村庄建设需要村民配合时,一定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真诚地为村民服务,比如,有的村民不理解为什么要整理自己家前屋后的杂物,为什么要往河道里投放小鱼,我就多跟他们接触,成为朋友一样和他们沟通,久而久之,他们逐渐理解并支持我的工作了。去年8月的一天,天气炎热,我正在参加村里的人居环境评比检查,一位大娘笑着给我递了帽子,让我注意休息,别太累着。”李雅梅高兴地说。
看到河道水质状况得到明显提高,李雅梅心情愉悦,“经常到村里来串串门,和村民们呆在一起聊聊家常,感觉跟他们更亲近了。”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