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围绕全力打造“河清、水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目标,成立“水美常阴沙”行动支部联盟,发挥先锋力量共建美丽常阴沙,打赢清江攻坚战。
“组织生活+三岗志愿者”创新党建模式
常阴沙党工委深入推进“河长制”,常阴沙6条市级河道、条镇村河道全部实现“河长”负责制,常沙河、农场河创建为省级河长制样板河道,境内入江河道水质全年稳定达到Ⅲ类,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为高质量做好河长制工作和水环境提升工作,常阴沙水利站党支部牵头,建立“水美常阴沙”行动支部联盟,倡导边行动边活动,将组织生活开到整治一线的具体行动中,打破原有“坐坐听听”的传统方式,借助每月10日“组织生活开放日”活动,24名党员认领志愿监督岗、劝导教育岗、义务巡河岗,开展“巡河护河清河”主题活动,将治水护河行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课堂。
“巡河护河清河”行动带动全民河长
“水美常阴沙”行动支部联盟每季度定期开展“巡河护河清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余人次参与,先后巡查了辖区内条河道,并为常西社区康居特色乡村河道整治、生态河道建设等重点工作提供了护河、清河方面的协助。“水美常阴沙”行动支部还积极吸收沿河各行政村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及“河小志”、乡贤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巡河志愿团队,推进全民治水,实现全民皆河长,从官方治河,走向全民护河,让一河清流,造福两岸百姓。
行动支部联动成就生态之美
常阴沙紧临长江,域内有大量农田,是各类生物的生活家园。长江禁捕之后,江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美常阴沙”行动支部联盟与“蜻蜓卫士”行动支部联盟强强联手,助力常阴沙全力发展现代和智慧农业,建设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采用非化学防控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优化农田生存环境。整体环境的极大提升,为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空间。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常阴沙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建有生态科普基地14家,依托生态科普阵地,定期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课堂、“故乡的鸟”生态摄影展,“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活动等,全方位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年,常阴沙获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成为苏州市唯一上榜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玉琴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