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9月14日起,位于柳东新区的龙光玖珑府观山苑营销中心,安装并使用了人脸抓拍系统。这个系统叫做“明源云客”人脸抓拍系统,主要是用于实时抓拍进入售楼处人员的人脸识别信息,抓拍的数据直接保存于云盘上。
而从年9月14日安装使用之时起,至年3月24日截止,龙光玖珑府观山苑营销中心的人脸抓拍系统:
丨共计抓拍了人脸图片数量条。
嗯嗯嗯,在六个月又零十天的时间里抓拍了21万8千多条人脸图片(包含了重复抓拍的消费者及售楼处工作人员),平均一个月抓拍3万4千多条,一天抓拍多条。
在这21万8千多条人脸图片中,经比对且带有人脸抓拍照片、客户姓名、证件号码、首次人脸抓拍时间、认证时间、认证方式等信息的记录共条。
如此看来,龙光玖珑府观山苑的到访量和成交量应该还是挺不错的。
01
什么是人脸抓拍,或者说人脸识别呢?
人脸抓拍(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抓拍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
据说,当前主流的人脸识别设备的识别率可以高达99%以上(将近%),即便是戴口罩,识别率也可以达到97%以上。当然了,如果戴着头盔把头面部遮得严严实实的话,据说识别率为零。有些网友可能会觉得奇怪,龙光玖珑府观山苑你就一卖房子的,在售楼处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是要干哈呢?
要知道,现在楼市新房的销售,已经越来越倚重于外部渠道分销的助力。目前柳州楼市上的楼盘,绝大多数也都引入了渠道分销,包括龙光玖珑府观山苑。并且,一个楼盘往往并不是只起用一家渠道,通常都会有三四家渠道同时在带客。
然而,虽然引入外部渠道会对楼盘销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管控不好的话……存在的问题貌似也不少:比如说,由于渠道成交的佣金非常高(普遍行情为总房价的3-5个点左右,即一套万的房子佣金3-5万左右),远比自然到访的提成(千分之三左右)高出了十倍左右;这时如果有开发商内部销售人员与外部渠道人员“里应外合”,将自然到访操作成是渠道带客成交……那老板岂不是要吃大闷亏?再比如说,可能会出现渠道“截”售楼处自然到访客户的情况:
购房者本来是自然到访售楼处的,只是没当场成交也没交订金,然后刚刚走出售楼处不远,A渠道的张三或者B渠道的李四等等就守着截客,再设法变成自己的渠道客户……
这怎么得了?这样岂不是全乱套了?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辨别成交客户是自然到访,还是渠道带客?又该如何杜绝渠道截客等问题呢?
这个时候,人脸识别就派上大用场了。
例如龙光玖珑府观山苑安装的那个“明源云客”的人脸抓拍系统,据说就是专门为了解决开发商渠道确客等问题应运而生的。
话说开发商有了人脸抓拍系统之后,拿着购房者的身份证一刷,在人脸识别系统上一查,人脸一对比,购房者什么时候首次到访、自然到访还是渠道带客、哪家渠道首次带的客等等都一目了然,而且要图片有图片要视频有视频,简直不要太方便、太先进了。
果然,科技改变世界!
02
只是,开发商在感受“先进科技”的同时,可能已经侵犯了购房者的隐私权利。
要知道,人脸识别实际上就是一次生物信息被采集的过程,而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一旦泄露可能会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只是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或受限于认知,或源于不在意,他们往往并不清楚如何更好的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也有消费者对个人信息比较注重保护。比如在年底,因为售楼处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外省一男子为防止被人脸抓拍而戴着头盔去售楼处。此事曾经一度引爆了网络,也让人脸识别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
随后,年的晚会曝光了滥用人脸识别的现象,更是让人脸识别的话题进一步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