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灿若星河的山歌史上,河阳山歌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河阳山歌以张家港河阳山地区为中心,是千百年来所创作的歌谣的总称,在张家港凤凰镇广为流传。
江南水乡朱小清摄
年,河阳山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紧接着,河阳宝卷、河阳庙会、河阳“谢洪”风俗、高庄豆腐干制作技艺、河阳烙画等18项民间文化艺术瑰宝陆续入选国家级、苏州市级及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有着深厚民间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非遗已然遍地开花。
年全国乡村春晚”春满肖家巷“文艺演出杨海平摄
民间文化艺术的深厚情结,来自凤凰人根植于心的文化自信。近日,凤凰镇又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有了“光环”加持,文化遗产在凤凰镇必然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河阳山歌,穿越千年而来
山歌原流传于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后有“文化人”记录下来形成手抄本,已经有近一千年的历史,难以想象,要耗费多大的精力才能将这些散落民间的文化瑰宝收录成册。
河阳山歌传抄本
“在全国范围内,凤凰镇是保留山歌手抄本最多、最全的地方!”张家港凤凰镇文化顾问何才荣对此颇感自豪,这与凤凰镇数十年来对山歌文化的异常重视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上个世纪,保护“河阳山歌”的意识早早地在凤凰镇萌芽,相关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寻找散落于民间的河阳山歌手抄本,他们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在最大程度上收集到如此之多的河阳山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众多努力之下,河阳山歌的发展迅速走上快车道。年河阳山歌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凤凰镇现有河阳山歌省级非遗传承人1人、苏州市级非遗传承人1人,张家港市级非遗传承人4人。
《中国河阳山歌集》卷
河阳山歌馆内不时飘出动人的歌声,老百姓几乎都会随口来上几句山歌,河阳山歌被选入小学的乡土教材……历经千年的积淀,时至今日,河阳山歌在凤凰镇内越发历久弥新,汇聚成了一本厚厚的《中国河阳山歌集》卷。
舍得花钱,舍得花精力
从清末、民国初年的高峰期,到后来的沉寂,再到如今的一派欣欣向荣,河阳山歌在凤凰镇的“好日子”可谓是越来越红火。
为使河阳山歌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年,凤凰镇建立河阳山歌馆,年河阳山歌馆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山歌馆集展示、演示、互动、传承教唱、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极大增强了可视性和趣味性,真正实现了非遗文化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
河阳山歌馆
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河阳山歌馆,还得有人!
在凤凰镇有一支约50人组成的河阳山歌艺术团,其中有固定成员,也有流动成员,并且每年还在不断招纳新人,为艺术团注入新生力量。
74岁的尹丽芳是地地道道的凤凰镇人,退休后,她便在河阳山歌馆工作。“每天都有不少游人到山歌馆参观,我和另外两个艺术团的成员常驻在山歌馆,只要游客需要,我们就会唱上一曲。”尹丽芳说道。
除了河阳山歌艺术团,在凤凰镇的各个学校、社区,凤凰镇也花了很大的精力推广河阳山歌。学校的文艺表演节目必须有山歌,面对村社区的群众文艺团PK赛有两个节目,其中一个必须是山歌,小学生每周会有一节河阳山歌课。
“时代新意”,造就国家级大奖
句,是汉族有史以来最长的一首山歌,这首名叫《赵圣关还魂》的山歌属于河阳山歌。年,以《赵圣关还魂》为原型而改编的《一盅缘》获国家级大奖。
“山歌要为新时代服务,才能赢得年轻观众的青睐。”何才荣告诉记者,近年来,河阳山歌艺术团吸取现有山歌精华,源源不断地编写新的河阳山歌,从年开始,这些新式河阳山歌便在张家港市,甚至长三角各个地区演出。
年,河阳山歌、河阳宝卷赴南京博物院演出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非遗保护和传承,绝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应具备匠人之心、创新之意。从口口相传到现在,河阳山歌在凤凰镇不断推陈出新,无论是唱腔和舞蹈都与时俱进地作出了“时代新意”。“就拿《情系河阳》这幕山歌剧为例,它的基调基本和旧山歌一样,但根据现代时代需要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唱腔和舞蹈都做了改变,现有唱腔让老百姓能听得懂,舞蹈也加了现代舞的部分因素。”何才荣说道。
演唱新编河阳山歌《栀子花开》
让河阳山歌不再“曲高和寡”,而是切实融入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只有这样,“非遗”才能真正传承下来。何才荣回忆道,年,张家港市组织河阳山歌在全市范围内巡演,“每场表演都是掌声雷动,非常受年轻人欢迎,表演人员都要谢幕三四次!”
,首届中国张家港河阳山歌节开幕式上表演《斫竹歌》
“非遗”遍地生花
从河阳山歌馆出发,沿着凤恬路开车7分钟左右,便会抵达凤凰镇内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恬庄古街。长长窄窄的老街,斑驳的地砖……和其他地区老街不同的是,恬庄古街内还点缀了不少“非遗”因素。
铁锤敲打的声音“砰砰砰”,不时有游人驻足,还有好奇的小孩子伸进头去,想要一探究竟……72岁的老手艺人奚德保已经守了“奚记铁铺”56年了。铁铺内挂满了奚德保手工打出来的铁锅、锅铲,在铁铺的门口还摆着“铁器农具制作技艺”和“凤凰镇非遗实践点位”字样的牌子。何才荣解释道:“一直以来凤凰镇都在积极保护‘铁器农具制作技艺’,接下来也会对此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创建凤凰镇的第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阳烙画
河阳庙会
河阳山歌、河阳宝卷、河阳庙会、河阳“谢洪”风俗、高庄豆腐干制作技艺、河阳烙画……凤凰镇现有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江南小镇,非遗可谓是遍地生花。据了解,其中河阳山歌、河阳宝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谢洪”习俗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实至名归
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让民间文化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10月15日,第十九届苏州市民间艺术节在凤凰镇举办。
在民间艺术节活动中,共件(套)民间艺术节精品进行展示,来自7个不同城市的9个民间文艺节目轮番上演,40个摊位集中展现江南特色、民间文化。
集中展现江南特色、民间文化的摊位
民间文化艺术通过展示展演的方式深入走到老百姓家门口,真正实现让每一位老百姓成为民间文化的“亲历者”。在时长三天的活动中,老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看演出、猜灯谜、大饱口福……初秋的凤凰镇,因为第十九届苏州市民间艺术节活动的举办热闹了不少。
活动成功举办后没多久,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名单,张家港市凤凰镇的“山歌”成为苏州市唯一上榜项目。
凤凰镇党委书记王卫民表示,凤凰镇将以此次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新起点,继续挖掘河阳文化的价值,着眼于凤凰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创新,紧扣时代脉搏,紧贴百姓心声,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文化特色鲜明的河阳山歌精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玉琴
校对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