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江苏张家港他在杨舍西街修补时光
TUhjnbcbe - 2025/7/2 18:07:00

杨舍西街上有这么一家钟表修理铺,

名叫「定一修表」,

店铺仅有七八平米大。

早上9点,

顾老师傅准时出现在了"定一修表"的门口。

按下按钮,开启卷帘门,

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

老爷子姓顾,名定一,

修表店便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1

顾定一原是木匠,

20岁出头的年纪,就已收了两三个徒弟。

彼时,他的木工手艺正干得如火如荼,

年秋天,一场大病,

改变了他今后的人生轨迹。

“不能吃力,不能干重活…”

手术后医生的告诫,一字一句,

如一把把温柔的刀子,

刺破了他心中饱满的理想。

寒冬将至,

顾定一无时无刻不为了生计而担忧。

而就在这个冬天,

他和修表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个寻常的午后,

顾定一无意间修复了家里坏掉的闹钟。

一个念头从他脑中闪过,

“要不试试干些修钟表的活…”

上世纪70年代初,

有手表的家庭少之又少,

顾定一便用自家的新表,

交换邻居家的坏表旧表来研究、维修;

家里的闹钟拆了修,修了拆,

又跑去生产队借来旧闹钟进行维修。

他不厌其烦,潜心自学。

凌晨两点,煤油灯下,

顾定一专注的目光紧盯着表盘…

多少个万籁俱寂的深夜,

他都是和钟表的“嘀嗒”声一起度过的。

只有小学文凭的顾师傅,

为了学习修表的专业知识,

还买来一本修表书籍,日日阅读。

自学了一年有余,手艺日益精湛,

曾经做木匠粗糙的手也变得灵巧起来,

他时常免费给街坊邻里修钟表,

渐渐地,“修表师傅顾定一”的名声也愈来愈响。

2

杨舍西街的店铺并不是顾师傅开的第一家店。

早在年,

他就在兆丰,

开了第一家钟表修理店。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流行一个词叫“三转一响”,

手表便是这其中“一转”。

有了这“四大件”,

老百姓也就觉得过上了“小康”的幸福生活。

其中,手表更是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买表的人多了,

过来修表的人自然也多了。

但多是些小毛小病,

顾师傅摆弄下便恢复如初了。

那时产出了一款名叫"长江牌"的手表,

产量少,总是一“表”难求。

年,顾师傅便被聘请到长江精密工具厂工作,

担任"长江牌"手表装表车间的负责人。

彼时的顾定一,刚满30岁。

顾定一的第二家钟表修理店开于年,

从乡下搬来了杨舍。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

经济也迎来了高速发展。

老百姓的钱包,

也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日渐丰满起来。

而各种名贵手表,

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

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顺着这股子风潮,

顾定一的修表店生意也异常火爆。

国产上海牌手表和瑞士的英纳格手表,

都是他接待的“常客”。

“收费低,服务好,手艺高”,

顾师傅的修表店总遇到慕名而来的客人。

年,顾师傅又因其高超的手艺,

被聘请到第一人民商场做钟表维修。

任职28年,他风雨无阻,

准时准点,坐进两平米大的修表柜台。

人们逐渐记住了这位埋着头,

戴着“寸镜”(放大镜)的修表师傅。

第一人民商场旧址

年,已退休的顾老开了人生中第三家修表店,

名叫“定一修表”。

顾老,带着他半生的精巧手艺,

还有他最得意的徒弟——他的女婿,

来到了杨舍西街67号。

从此,顾老便成了这里的“时光守护者”。

3

如今,戴表的人少了,

生意比当年冷清许多。

品牌手表虽然设有维修店,

但顾老也时常收到些名贵手表的维修单。

顾老回忆道:

“有一块表,放着不戴一分不差,

这一戴上手,走一天总是相差了5分钟。

主人拿到无锡、上海维修了两三次了,

仪器上检测得好好的,但一戴上就走不准。”

客人抱着试试的想法,来到了顾老的修表店。

看到这么一块表,顾老也有些发愁。

检测,拆卸,研究……

整整三个昼夜,顾老连夜里做梦都是在修表。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手表在顾老的手上又能准时运行了。

顾老不仅为客人修复手表,

客人拿回表后,

顾老还会隔三差五地询问手表的情况。

顾老的贴心,客人们都看在眼中,

即使不修表,

也时常有客人来顾老的店里小憩片刻。

每一块表对每一个人都有特殊的意义,

即使有的表已经旧得不值一文,

但顾老仍然把每一块表当成宝贝,

为那些主人们修复“宝贝”,

留住属于他们的记忆。

4

夜幕降临,街道上行人变得稀疏,

定一修表店的暖黄色灯光依旧闪烁。

不管有没有客人,顾老每天都会守到晚上八点,

他担心自己关门早了,顾客找不到修表的地方。

即使是世上最伟大的修复专家,

也无法保证能将物品修复成原样。

作为修表师的顾老,也不例外。

自学成才的顾老,深知自己的缺陷。

年,他孤身去往苏州,

参加了石英电子表的维修学习。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

顾师傅能骄傲地说,

他修复手表的成功率高达98%。

如今,当年培训班的同学大多已经改行,

而顾老在古稀之年,仍坐在世事喧嚣中,

戴着寸镜,和时间互相陪伴。

50多年的修表生涯,

让顾老对各类手表都熟门熟路,

而顾老也从年轻气盛的少年,

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

夜晚归家途中的顾老

22岁的他坚持修表,是因为热爱。

是热爱修复成功后的成就感,

是热爱钟表摆弄时的嘀嗒声。

47岁的他坚持修表,是因为责任。

是身为修表工作者的担当。

75岁的他坚持修表,是因为习惯。

是习惯了戴上寸镜后的微观世界,

是习惯了掌控指针的静止与摆动。

晚上8点40,加完班的顾老走出了“定一修表”,

步履缓慢,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定一修表」店的一天到这时结束了,

明儿清晨,顾老师傅仍会在9点准时到店门口,

坐在几平米大的铺子里,静静地拆表、修表...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张家港他在杨舍西街修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