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苏州工业园区25年造就精彩样板读懂新加
TUhjnbcbe - 2025/7/18 21:22:00

25年弹指一挥间,25年沧海变桑田!苏州古城东侧,当年那片水田密布、阡陌纵横的“白地”,已蝶变成一座开放包容、活力无限的现代化国际化新城——苏州工业园区。

有专家说,25年间,这座新城拔地而起,其丰富的创新实践和非凡的发展成就,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书写了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在苏州的生动实践,园区的成功就是改革开放的成功。”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当前苏州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与时俱进赋予“园区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深入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打造全方位开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以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催生“试验田”

两份文件带来发展巨变

是改革开放造就了园区的发展奇迹。

东方之门“穿”上色彩绚丽的外衣,文化艺术中心变成璀璨夺目的夜明珠,金鸡湖两岸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这两天,一组园区的夜景美图刷屏朋友圈。去年底,园区启动环金鸡湖夜景亮化综合提升工程,这场“光影秀”4月中旬即将正式亮相。

可是,对此充满期待的年轻人已经很难想象园区当年的朴素模样——25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遍布茭白和菱藕的水洼地。

转折发生在年。这一年的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苏州工业园区呱呱坠地。首批参与园区建设、时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萧宜美回忆,当时的园区,“烂地泥塘路草荒,空房宿鸟鼠嚣张”,轰轰烈烈的建设大幕就在这样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拉开。

这份国家文件赋予园区“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优势,凭着一股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闯劲和毅力,园区人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把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演绎成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大片”。

园区还可以发展得更好!年9月,国务院专门发文,批准园区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已经成为发展高地的苏州工业园,再次担当起改革探路先锋的重任。园区人提出,要建设“三大目标、五个平台”,并围绕这一定位推进项重点改革任务。其中,国家级先行先试任务24项,目前已有19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如今,这一中新两国的合作探索在更大范围内被普遍认可,全球创新资源正向这片热土加速集聚。4月1日,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巴特范拉姆斯特在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开设讲座,没想到“曲高”却不“和寡”,现场人气爆棚。主办方介绍,这样的活动在园区已成常态。包括牛津大学在内,园区下辖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集聚了29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被称作“世界名校区”。

把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园区深入实施金鸡湖人才计划,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去年新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计划9人,其中创业类4人,占全国的12%,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计划累计达人。仅独墅湖科创区10平方公里区域内就拥有在校生近8万人,区域经评审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人次,高层次海归人才多名,人才密度与活跃度全国罕见。

在学习借鉴中消化吸收再创造

“读懂新加坡”实现后来居上

是改革开放让园区练就了宏阔的全球视野。

政商交往应把握怎样的尺度?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可以参加或组织哪些活动?参加或组织活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2月18日,苏州工业园区发布省内首个规范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为政商“亲”“清”交往提供了清晰的标准。这是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营造良好“亲商”氛围的又一切实举措。

“园区的发展历程也是亲商服务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开发伊始,园区就率先从新加坡将“一站式”服务的概念引入国内,并不断升级。年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成立,先后与20多个政府部门建立局办协调机制,获得相关业务授权余项。

与国内其他开发区相比,园区起步并不算早。它靠什么弥合时空之差,实现后来者居上?园区人给出答案:十年如一日,对新加坡经验学习借鉴和再创新。

从填进第一方土、打下第一根桩开始,园区就把认真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当成自己的“必修课”。到过苏州工业园区的客人总会称赞,园区的战略起点高,规划水平高,建设标准高。的确,从城市管理到招商引资,从土地开发到市场服务,园区从新加坡系统“拷贝”了一整套成熟的经验,并对这套经验不断地消化、吸收、再创造,把它们从纸上落到地上。

统计显示,在最新的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位居第一;在全国百强产业园区排名中,位列第三;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位列第五。

25年相守相视,25年彼此阅读,园区“读懂”了新加坡,并根据自身情况提炼出新的发展思路。去年底,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签约,项目由苏州工业园区中新集团和嘉善县国企合资成立公司负责开发建设。这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个区域合作的重大产业平台,也是“园区经验”的又一次输出。

事实上,从6年起,以“先规划后开发”“亲商”等为主要内容的“园区经验”,就以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走出苏州,先后在宿迁、南通、滁州等城市落地。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扬说,苏宿工业园区就像是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北的复制样品,成为江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南北差距的一个鲜活样本。如今,“园区经验”已与“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一起,成为苏州奉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三大法宝”。

在深度开放中厚植创新基因

“2+3”产业体系迎来爆发期

是改革开放孕育了园区的创新能力。

自今年3月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企业申请上市受理信息以来,国内已有30多家企业拿到“准考证”,其中,园区企业就占了4席;自去年4月港交所对未盈利生物技术企业开辟IPO“绿色通道”后,内地已有6家企业成功赴港上市,其中2家来自园区……

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上,一批优秀的园区企业站到镁光灯下,赢得广泛

1
查看完整版本: 苏州工业园区25年造就精彩样板读懂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