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日,张家港人都爱吃螃蜞豆腐。白色的螃蜞豆腐,点缀着碧绿的小葱末,煞是好看。吃一口,脑子里立马蹦出三个字:滑、嫩、鲜。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咏此:“乡味珍蟛蚏,时鲜贵鹧鸪”!
螃蜞(拼音pangqi),淡水产小型蟹类,形似小螃蟹,学名相手蟹。又称蟛蜞或蟛蚑(péngqí),磨蜞,农村习惯俗称嘟噜子、小蟹子等。头胸甲略呈方形,体宽2-3厘米,背呈青褐色,足无毛,大爪特粗,盖内有*。雄性螯足较大,雌性螯足较小,螯足没毛,步足有毛。
螃蜞喜食腐植质,主要吃河里的微生物还有紫泥以及小贝壳,也用螯足钳断稻叶吸取液汁。钻洞能力很强,行走速度快,是常见的淡水小型蟹类。主要穴居于江河口岸滩,沟渠等处的洞穴中或靠近大海的滩涂湿地,成群栖息在潮湿泥泞的海滩芦苇丛里,它是穴居的蛰伏类动物,每年立冬前就进洞休眠。
螃蜞到了第二年春节后,腹内的杂食均已排尽,蟹*蟹肉也渐渐丰满,这时候其肉质细嫩,膏似凝脂,用盐或者虾油生腌渍的螃蜞膏*是黑色,营养价值非常高,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品佳肴。
闷热天,螃蜞就会从洞里钻出来,戴了手套从芦苇底部向上一撸,一把就能抓好几个。将捉来的螃蜞洗净,去壳去腮,用料酒、姜、盐腌两天,便可生吃。也可只取前面的两只大螯或糟或腌或卤。螃蜞的肉不多,去了壳,没多少肉。一般都是带壳嚼了吃,但需要好牙口。这些吃法,也就是嚼个味道而已。江浙一带还有醉螃蜞的吃法,类似醉虾,广东人则喜欢用螃蜞来送粥,清清爽爽之间美味尽现。而在张家港,吃螃蜞还有一法:螃蜞豆腐。
螃蜞豆腐的烹饪方法:首先,将螃蜞冲洗干净。将螃蜞的盔甲卸下,腹部的脐盖揭去,黑肠剔除,用清水冲洗。接着,将洗拣干净的螃蜞捣碎。将肉末倒人竹筲箕里,用适量清水过滤出甲壳碎屑,从筲箕的篾缝里流出的肉末放入盛器中待用。最后,先熬油汤。即在油锅里放人少许老沙上人家自制的*豆酱,和少许姜末,再加进两碗左右清水。待烧滚后,将螃蜞肉末倒入锅里,无需盖锅。撒上些许碧绿的葱花,一道色、香、味、形、意俱佳的螃蜞豆腐羹即做成了。螃蜞豆腐”这道特色长江鲜就在这一带能吃到,是为张家港一绝。而这道沙上美食,尤以大新的做法最负盛名。年,经大新镇申报,螃蜞豆腐成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