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政声张家港市委书记争当排头兵争做新标
TUhjnbcbe - 2021/4/10 2:15:00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

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疫情冲击,面对极为严峻的发展环境,张家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苏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应对“大考大战”中稳步开局、迎难而上,在确保疫情可防可控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出台“惠企十条”“惠外十四条”等惠企助企*策“大礼包”,开展“美好从4月开始”“多彩夜沙洲”等主题活动。

许海斌/摄

上半年张家港工业投资增长25.6%、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等多项主要指标逆势上扬,“两手抓双胜利”取得转折性战果,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企稳向好、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回望战疫正酣时,我们乱云飞渡仍从容;接续奋斗再出发,我们栉风沐雨破浪行。敢拼敢闯的张家港,将坚定不移以新思想“定向领航”,把省委“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实为具体行动,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聚焦聚力“经济高质量标杆、城乡一体化标杆、新时代文明标杆,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指向,创造性地拿出硬招实招、突破重点难点,扛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胜利收官的双重使命,确保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面展现“强富美高”新港城的现实模样。

稳住“基本盘”

筑牢“强”的坚实根基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宏观形势,张家港始终保持“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立牢经济发展“主心骨”,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为“保稳进”打牢基础、夯实根基。

潘志华/摄

构筑一体发展“大格局”。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张家港按照江苏“省内全域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的发展布局,对外借助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带来的“强劲东风”,全方位拓展与上海杨浦区、虹桥商务区的对接合作,当好跨江融合“桥头堡”;对内推动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有效承接中心城市优质资源“溢出”,打造长三角资源要素最佳承载地,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产业能级“大跃升”。对照省委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张家港将坚持“存量”升级、“增量”裂变双向发力。

全域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高水准运营腾讯工业云基地,全年智能制造投资超亿元,将服务家企业“上云”,积极争创国家“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城市。

紧扣“项目提速年”主题主线,下半年将新签约超百亿项目1个、超十亿项目15个以上,确保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超1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15亿美元。

大力构建以新能源、数字经济和生物医药为代表的“3+N”新兴产业体系,以补链强链扩链提升产业垂直整合能力,全年工业投资冲刺亿元,力争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达85%,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和爆发点。

褚珊珊/摄

做优创新生态“大文章”。张家港始终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建成“上海张江·张家港飞地创新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布局创新飞地,建设霍尼韦尔中国研发中心外资创新平台等载体平台。发挥“高新区+高铁新城”叠加优势,打造苏南地区最高水平的科创载体。

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张家港将优化经济运行协调保障、企业诉求快速响应等机制,精准落实“稳外贸”“保市场主体”等系列举措,为企业提供“全链服务”,营造“风景这边独好”的一流营商环境。

增强“获得感”

拓宽“富”的共享空间

民生的温度就是幸福的刻度,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枝叶小事,群众美好生活才能时时刻刻可感可期。张家港一直秉承“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将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与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更有温度地做好民生工作。

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在疫情对群众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张家港将继续把“保基本就业”摆在突出位置,锁定“‘零就业’‘零转移’家庭动态清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两大目标,强化就业优先*策,落实职业能力技能提升、职工欠薪托底保障等制度,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的*策扶持,努力为稳就业、扩就业培育新增量。

积极

1
查看完整版本: 政声张家港市委书记争当排头兵争做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