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校友会沉痛哀悼童秉纲院士!年5月31日,童秉纲院士亲临“北京校友会庆祝中国科大创办五十周年大会”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这是当时的报道与照片:
(年5月31日“北京校友会庆祝中国科大创办五十周年大会”)首先代表校友致辞的是老教师代表童秉纲院士。童秉纲院士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年任中国科技大学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协助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建设了中国科大流体力学的专业教学体系。
童秉纲回忆了在中国科大力学系工作的岁月,讲述了他协助钱学森等大师建设力学系教学和科研体系的难忘历史。尽管庆祝大会并非正式场合,但他仿佛给学生讲课一样认真,他是致辞的五位校友嘉宾唯一带着讲稿上台者。尽管声调不高,童秉纲教授将中国科大的培养特色行程过程娓娓道来,延续着严谨的科研作风。
童秉纲院士回忆科大力学系教学和科研情况。童秉纲坚持严谨风格,讲话如授课,他是当天唯一带讲稿上台致辞的嘉宾。(摄影:冯侦探)
童秉纲,年9月生于江苏张家港,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历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年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到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任教。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并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做科研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发现新方向。”他一直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科研理念。童秉纲从教60余年,是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22位博士生。在执教生涯中,他始终坚持“要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就要先有一缸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童秉纲简介,男,年9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并担任力学和机械工程系教授。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讲师及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年到中国科大工作,曾先后担任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年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年到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北京)任教至今。年以来,历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国家教育部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顾问委员会委员等。
~年,赴加拿大Waterloo大学和美国UniversityofTennesseeSpaceInstitute、Arizona大学及CaliforniaInstituteofTechnology讲学与研究。主要从事流体力学中的非定常流、生物运动流体力学、涡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领导其科研集体取得多项重要成果。自年以来,共主持20多项科研任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了《气体动力学》、《涡运动理论》、《非定常流与涡运动》3部著作;培养了大量多层次人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10名。
曾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四等奖3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及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教材奖等多种科技奖励。(简介: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