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近年来,苏州市积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涌现了一批农业创业者和致富带头人。从本期开始,将陆续推出不畏艰难、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奉献农业的部分新型职业农民典型,旨在营造“农业经营有效益、农业产业有奔头、职业农民有体面”良好氛围。
年度
1
朱金龙
用工业反哺农业
以科技点亮“明珠”
朱金龙是土生土长的张家港市凤凰镇人,年轻时他只身闯荡上海,打拼几十年,成为一名小有成就的建筑公司老板。
年,一直希望回家乡发展的朱金龙回到老家承包了50亩地,在上海交通大学葡萄种植专家王世平教授与南京农业大学葡萄育种专家陶建敏教授的指导下,他用从工业中赚取的“第一桶金”多万元,投资成立了七彩明珠农业科技园,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的葡萄种植之路。
不同于其他葡萄园,走进张家港凤凰镇七彩明珠农业科技园的葡萄大棚,就像走进了盆景公园,这里的葡萄树全部种在用砖砌成的花坛里,每个花坛长宽约2米。
为了提高葡萄的品质,朱金龙1亩地只种8棵葡萄树。这是一项源自日本,并经上海嘉定“改良版”的“限根栽培”技术,在固定的空间里限制根的生长,以确保更多养分输送到葡萄果粒里。
朱金龙像修剪园艺盆景一样来种植葡萄,引进国际最先进的“H”型双杆整枝新技术,严格控制成穗数、穗粒数及穗形,果枝长度、果穗叶片数等都有严格的标准,将亩产量严格控制在-1斤之间,确保每一颗葡萄的品质。
年,朱金龙带领七彩明珠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入了凤凰山田心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并担任联社理事长,示范带动全镇果品行业发展。
葡萄园选送的夏黑、阳光玫瑰葡萄多次获张家港市一等奖、苏州市金奖、江苏省金奖、特等奖;年,上海交通大学授予首个葡萄新技术张家港示范基地;年,在全国葡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中,选送葡萄荣获金奖;年,产品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果品类);年,评为全国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年,评为苏州市年度“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朱金龙从建筑公司老板到如今的职业农民,不是抱着靠种葡萄赚大钱的目的,而是希望把葡萄专家的研究成果切实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种出真正健康、优质的葡萄,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让人们都能吃上放心安全的葡萄。
2
张晟睿
一颗紫米的创业心路
年,张晟睿大学毕业回到张家港,进入中国企业强之一的玖隆钢铁物流有限公司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安稳生活。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觉得按部就班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应该趁着年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于是,他回到农村,开始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
张晟睿承包面积从原先的亩扩大到如今的亩,其中,紫米的种植面积亩。从插秧到收割,从烘干到包装,每一个过程都有他的身影,每一个环节他都会亲自把关,再累再苦,张晟睿从没有抱怨过,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张晟睿父母手工制作的紫米粽子、紫米糕和紫米八宝饭在当地拥有一定知名度。因种植面积扩大,为了打开自家紫米的销路,他转变思路,将紫米进行加工,开始卖起了紫米糕和八宝饭。
他潜心钻研,单是八宝饭的配方就试了不下百次,混入自家熬的猪油,一层紫米一层豆沙,丰富了口感又减少了甜腻的感觉。而紫米糕的配料更是多样精致,加入核桃、蜜枣、芸豆、红枣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品紫米糕和八宝饭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凭借着好口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