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铁道兵十九团重庆宜昌部分战友重逢纪实
TUhjnbcbe - 2022/8/5 9:03:00
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15/4173945.html

记叙文

不同的当兵经历同样的“铁兵”情——与铁道兵十九团重庆、宜昌部分战友重逢纪实

文/铁四师宣传科翟基生

4月6-14日,我和原《铁道兵》报社编辑罗光明战友,踏上了重庆、宜昌拜访战友的旅程!

我们此行,是受原铁四师第十九团宣传股“同桌”的陈泳、熊继云、王光荣等战友的多次邀请,35年后战友相约久别重逢的。

“青春当无悔”

四月的重庆,暖的让人心醉。4月7日17:30时,重庆北站出站口,陈泳拿着手机与我通话,一路小跑向前,突然以*人的姿态给我俩行了个*礼!一声“老战友”,真的好感动!38年前的一件件往事记忆犹新,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

年1月,陈泳当上铁道兵不久,就调到十九团报道组搞新闻报道,当时罗光明战友是新闻干事,手把手教他写稿,下连队采访,他勤奋书写了一段精彩的青春。年退伍回重庆,他靠一支笔、一辆面包车,创办蓝天丝印技术有限公司,有奋斗、有艰辛;有收获,有忧伤;有振作,也有迷惘;是铁道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激励他砥砺前行,终于成就了“蓝天丝印”的梦。

在重庆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倾听了陈泳当年不愿留部队晋职的心迹和缘由,见证了他仍然起早贪黑创业的艰辛。他脸上始终挂着一抹自信的笑容,如同当年他用活力四射的目光,探求一切新奇的事物一样,用稚嫩的手指执笔在本子扉页写下:“青春当无悔。”38年后再重逢,一个有血有肉、有情趣、有追求、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陈泳,这正是我当年对他最美的记忆。

在重庆期间,我与荣获重庆第二届“银河之星”诗歌奖和《重庆晚报》文学特别奖的张天国战友有幸相聚。我是在报纸上认识和结识张天国战友的,曾读过他出版报告文学《大路神韵》、《时代足迹》、《行走在没有路的路上》、《风尘天涯路》等近万字的作品,此次他赠送我一本《流动的水墨》,新诗集打动了我。流动,筑路工人的不定行踪,激起他的思如泉涌;水墨,筑路工人用汗水、用青春乃至用鲜血洒在大地的国画,更是他熬更守夜、呕心沥血镌刻在心底的愿景。

“报海耕耘的工匠”

当我告诉战友王光荣要去宜昌相聚,他正在贵州旅游,立即缩短了游程,提前返回宜昌等候我俩。他每天“到那里了”的问候,让我心跳,期盼着与他“早点见面!”

11日早上,我们在重庆乘坐大巴经长寿,到奉节游白帝城,换乘轮船游三峡风光。12日,王光荣战友开着私驾车,中午就赶到秭归准备迎接我俩。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我们乘坐的“天娇大卫”号因突遇大雾,延误了一个半小时。导游在匆忙中领着游三峡大坝、屈原故里,在夜幕降临时,我俩终于与王光荣、向宗元等战友久别重逢了。

当过铁道兵的战友,每位战友都有一段难忘的记忆,都有一个密码。无论尘封多久,那些*旅生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

我俩对王光荣战友太熟悉了,与他四年*营相处,不仅同住一室,而且是“同桌”写作。他年12月入伍后曾是连队的一名通讯员,在一次参加十九团举办的新闻报道培训班上,被选拔到报道组的,从此他便爱着并踏上了新闻之路。四年的部队写作生涯,他拜师学艺,勤学是他的习性,刻苦是他的风格,青春年华踌躇满态,经历风雨笑容依旧。他笔耕不辍,进入了一个物我两忘的写作状态和精神境界,一篇篇佳作见著报端。“兵改工”后他调回宜昌,当过宜昌县广播站长,不久,《三峡晚报》接纳了他当编辑、记者等,如今成为《三峡晚报》能写会策划的能工巧匠,是拔尖的记者编辑,我俩为他而自豪。他和熊继云、陈泳一样,都是新闻报道出身,回到地方,都在地方报社工作过。我不禁感慨:“新闻报道真是锻炼人、培养人,出人才呀!”

“不曾深交情更深”

这次战友相聚,我们分别是年12月、年12月、年12月当兵的,当过铁道兵的人,一见“铁”生情、一遇“铁”深情,让我俩身感同受。

战友王光荣忙前跑后“牵线搭桥”,让我俩见到了曾经簇拥在铁四师十九团*旗下的宜昌地区部分战友!

在秭归县,受到了铁道兵秭归县战友联谊分会的会长赵丰,副会长郑光伦、谭建新、向宗元等战友的热情接待;在宜昌市,拥有多位战友的铁道兵宜昌战友联谊总会会长易正东,副会长李先金、姚力、陈兰权、杨卫、车孝平、闫荣、*定明和兼任秘书长的王光荣等战友盛情招待;

兴山县战友分会的会长龚万仁、副会长*德国、杨荣兵、王辉强等战友,专程赶到宜昌与我俩见面。

战友邓兴爱,曾是五连的文书,为了解决我俩14日晚返京的Z4次列车卧铺票,操心尽力,直到晚上九时把我们送上车,令我俩满满的感动!

既要会友,又要赏景。战友王光荣开着私驾车,陪伴我俩游览了清江画廊、三峡大瀑布等景观,青山绿水、如诗如画,给我俩留下了梦境般的“山水经典”、“让心灵度假的地方”。

短短的一天半,这些曾经是我接的“新兵”,那些我俩曾经拥抱过的人、握过的手战友,那些从记忆深处欢蹦出来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仍是那么年轻、那么朝气!在共同的忆述中,一个个竟如活灵活现地来到了眼前,让我倍感亲切!一时间,“老兵”、“新兵”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喜悦久别重逢,看见的或看不见的感动、激动、行动,说起*营的故事、谈起各地的战友如数掌珍。我们都经过,然后在时间的穿梭中,一切成为了永恒!

宜昌地区的这批战友们,离开*营回到地方,在家乡各项事业中,他们用铁道兵精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个个续写了新的篇章。

由“铁四师十九团”孕育出来的战友情谊,拆不散,打不乱,分不开,忘不了,她将永远珍藏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35年后的重逢,人生能有几回?因其稀有,难得,所以才弥为珍贵。

此次重庆、宜昌之行,让我深切感受到,战友情是一种人间至情。无论熟悉或不熟悉,当过铁道兵的人有幸能成为战友,不能不说是命运厚赐。战友情不囿于时空的限制,而接受时空变化的检验。战友情不是写在脸上,而是珍藏在心里、刻骨铭心的记忆。

(年4月16日)

附照片说明:

作者与罗光明战友(右)在百度民俗客栈

陈泳(左一起)、罗光明和作者在重庆冠廷酒店重

王光荣(左一起)、翟基生、罗光明、邓兴爱在宜昌东站贵宾室

12日晚,铁道兵秭归县战友联谊分会战友欢迎我俩。照片左一起:副会长向宗元、谭建新、会长赵丰,罗光明、翟基生、王光荣,副会长郑光伦

13日晚,战友在海逸?铂涛菲诺酒店相聚。照片左一起:陈兰权、杨卫、李先金、易正东、翟基生、罗光明、王光荣、姚力

14日,铁道兵宜昌战友联谊总会会长易正东等战友热情接待。照片前排左一起:兴山县战友分会会长龚万仁,罗光明、翟基生,联谊总会会长易正东;后排左一起:王光荣、车孝平、闫荣、王辉强、*德国、李先金、杨荣兵

又一批战友相聚。照片左一起:*定明、车孝平、李先金、易正东、翟基生、罗光明、闫荣、王光荣

在重庆,与荣获重庆第二届“银河之星”诗歌奖和《重庆晚报》文学特别奖的张天国战友相聚

作者与罗光明、王光荣战友在三峡大瀑布景区

铁道兵

1
查看完整版本: 铁道兵十九团重庆宜昌部分战友重逢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