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增确诊病例24例,其中本土病例达15例
而现在疫苗却是更加一针难求
张家港社区和体育馆都疫苗
微博还上了热搜“3,4月的疫苗你爱理不理5,6月的疫苗你排队十里”5月26日,有上海市民收到短信称“6月8日之后没有第一针了赶紧去接种”无独有偶
5月25日上午
安徽合肥,有市民表示自己
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了这则通知
“根据市、区统一部署,6月10日起停止新冠疫苗第一针接种,全面转入第二针阶段,要打第一针的要抓紧时间了……”
有传言称
“6月9日后如果还没成功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的,可能就打不上了”
还有传言称“官方*策突然改变,6月份要收费了”。这些是真的吗?▽6月中旬左右
不能再接种新冠疫苗第一针?
不实!
并非不进行第一剂接种
只是尽量先满足第二剂接种
据媒体报道,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结合我国疫苗供应实际和工作安排,前期我们对重点人群分步骤进行了疫苗接种,依据疫苗接种技术方案中关于两剂次接种间隔要求,6月10日-30日期间,我们将主要对接种完第一剂次疫苗的重点人群,集中开展第二剂次接种。但这期间对出国等人群的需求,我们仍然继续提供接种第一剂次疫苗的服务。7月份后我们将继续开展第一剂次和第二剂次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提高人群接种率。”因此,6月10日-30日期间,并非完全不进行第一剂的接种,只是尽量先满足第二剂的接种。暂未接种第一剂次的人员,无需担忧不能接种疫苗。(但是最好尽快接种哦!)张家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热点问题
Q为什么不同生产企业的灭活疫苗可以替换接种?
A根据《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现阶段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疫苗产品完成接种时,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产品完成接种,可达到相应免疫效果。市民无需特意选择,可放心接种。
Q为何接种两剂时间间隔会不完全一致?
A根据《新冠病*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新冠病*灭活疫苗(Vero细胞)接种2剂。2剂之间的接种间隔建议≥3周,第2剂在8周内尽早完成。全民接种需要充足的新冠病*疫苗供应来保障,因此国家会根据厂家生产和供货进度,在保证有效接种的前提下适当的调整疫苗接种间隔时间,请广大市民朋友理解并放心接种。Q市民如何登记接种新冠病*疫苗?
A现阶段,市民可以到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登记预约,并领取疫苗预约接种通知单(部分地区),在指定时间内带好身份证、接种通知单(部分地区)前往指定接种单位接种。具体信息可以咨询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Q外地来苏人员能接种第二针新冠病*疫苗吗?
A能。外地来苏人员可根据现居住地所属辖区的新冠病*疫苗接种管理要求,至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进行登记和预约。Q6月9日后新冠病*疫苗还会继续免费接种吗?
A会。根据国家规定,新冠病*疫苗实行全民免费接种,个人不承担接种费用,接种费用由医保基金和财*共同负担。接种新冠病*疫苗是疫情防控最有效手段。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钟南山院士日前表示,我国80%以上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种,才能筑起群体免疫的“防疫长城”。
再次重申:新冠病*疫苗全民免费接种个人不承担成本和接种费用在居民知情、自愿情况下接种费用都将由医保基金和财*共同负担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最有效手段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最有效的手段!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绝大多数人都是易感者,从这个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所以大家都应该去接种疫苗。”5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率在23%左右,这远远不够,至少需要达到70%~80%的接种率。当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还不高,距全民免疫还远远不够,我们仍然要高度重视,谨防输入的风险。希望大家能够跟上形势,尽快接种疫苗。张伯礼院士此前也曾多次呼吁大家接种疫苗。4月9日,张伯礼医院,现场,张伯礼呼吁,“中国新冠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均经过严格考验,全民都应该接种疫苗,希望大家尽快注射疫苗。”张文宏曾表示,“很多人觉得国内疫情管控很好,没有急迫性,但我们必然面临世界重新打开时的风险。全球各国会陆续打开国门,我们打疫苗的急迫性也会越来越高。在此之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接种以应对输入性风险。”-End-┃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上观新闻、工人日报、上观新闻、新安晚报、新华网、苏州健康
┃整理编辑:张家港互动港城
1.文字与部分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如无意中侵犯了某方的知识产权,告知即删。
科学城新跨界
“天赋钢琴家国际舞台展演邀请赛”张家港赛区复赛圆满落幕!
三孩生育*策来了!在张家港生孩子能享受什么待遇?
六一将至,张家港这些儿童玩具和食品大抽查结果来了!
张家港?常熟,跨市公交又增新线路!
点击“在看”,转给家人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