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市*府召开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府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副市长曹后灵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府副秘书长马九根主持会议。
曹后灵指出,过去的年,全市教育系统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经历住疫情的严峻考验,奋力夺取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双胜利”。
教育资源供给不断扩大
新建改扩建40所中小学幼儿园市*府实事项目开工率达%,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82所,增加学位7.17万个。普通高中持续扩招,满足老百姓就读普高的意愿。南京大学苏州校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双一流名校、大院大所落户苏州。
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前行
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正高级中小学教师和省特级教师等高层次教育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的质量和数量均名列全省第一。实施“名校优生计划”,吸纳了一批北大清华、C9高校和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来苏从教。
教育发展质量持续攀升
全市全市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持续提升,苏州籍大一新生身体素质抽测排名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夺得十年来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江苏省首枚金牌。
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深化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入选教育部年度“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域名单,张家港、太仓获评全省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苏州公共教育领域满意度得分全省第一、全国第三,位居15个GDP万亿元以上城市首位。
曹后灵强调,要深化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对苏州经济转型升级对人力资源提出新要求;老百姓多元化需求对教育提出新期盼;人口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新挑战。全市教育系统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站稳人民立场,持续推动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要继续砥砺奋进,全面开启苏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加快学校建设步伐。要持续优化资源布局,努力形成与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适应的教育资源新布局。加强部门协同,统筹各方资源力量,着力解决瓶颈问题。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推进教师招聘改革,吸引更多高层次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苏从教。激活办学从教活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构建教育人才高地。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抓好抓实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要推进集团化办学,更高水平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高质量推进“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动信息化提质增效。要优化校园视觉环境,完成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室照明改造*府实事工程。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要提升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快打造国家现代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加强全市高等教育发展统筹指导,加快制定全市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推动高教资源在全市各板块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凝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委、*府要坚决扛起领导责任,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切实履行好*府教育职责。
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规划优先、投入优先、项目优先,加快推进市*府实事工程新建改扩建40所学校和“义务教育薄改”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等项目的创建。
进一步提升教育治理水平。强化科学考核,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树权威、真有力,构建督*、督学、监测“三位一体”的督导体系。
进一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凝聚发展共识,增强发展合力,汇聚多方力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曹后灵强调,全市教育系统要保持发展定力,各地各校要各展所长,在比学赶超中相互赋能增效。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全力支持校长办学治校,把更多权限放给学校、放给校长,支持校长大胆探索、勇于改革创新。要更加关心厚爱广大教师,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郁氛围。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通报了年*府教育履职情况考评结果,布置年全市教育重点工作。
周志芳指出,要立足于“站得更高”,顺势而进强化*府教育履职,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率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督导体制机制上“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以“站得更高”看待成绩,进一步增强改革发展信心。各地*府年度教育履职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保障制度更加健全,改革成果更加显著,发展水平更有质量。
以“站得更高”审视差距,进一步激发奋勇争先动力。各地年度教育履职情况的考评层次均为优,但仍有瓶颈问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