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江苏张家港西张镇,回不去了
TUhjnbcbe - 2022/10/28 21:37:00
北京湿疹医院地图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589979.html

一座生活了多年的城市,离开久了会觉得想念,每次回来又会觉得陌生。西张似乎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属于他的城市记忆正在不断翻新重铸。

西张原属常熟县塘桥区,年属张家港市。年8月西张镇、凤凰镇、港口镇三镇合并后,均归属新的凤凰镇管辖。

西张发展得太快,快到我们来不及记住过去的模样。那些想要追忆西张的游子,也只能在老西张人的口口相传中勾勒出西张曾经的模样。

在许多老西张的人的回忆中,“长寿路”这个名词总是不断的出现刷屏,或许在他们眼中,长寿路就是老西张的代名词。

长寿路为原西张老街,在上了年纪的后塍老巴巴记忆里,曾经的它就是后塍最繁华的街道,“以前这里就是商业街啊,要什么有什么。”

长寿路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了拓岸造房,改造重建,但从北向南走起,仍有许多过去的老房子保留至今。

做钥匙的老巴巴23岁就来到西张。靠着做钥匙的手艺在长寿路“安了家”。“我今年66,看着老街拆了造,造了拆”。

“旁边的老楼有些年头了,这个长寿公司以前是属于集体农业公司的,现在被承包了。”

“隔壁的贝贝招待所在西张也是蛮出名,你看楼上都是他的客房,旁边还有小卖部呢,供应这些往来的人。”

“这个桥墩子,以前还能直接从这去对岸的橡胶厂呢。拓岸那会,把桥拆除了,光留下这个没用的墩子。”

在长寿路,若是让老巴巴们回忆过去,曾经的电影院是不能被忘记的存在,那里有着他们小辰光最欢快的时光。

就算如今早已被新式小区所覆盖,每逢路过,老巴巴眼中闪烁的仍是亮着光的大荧幕。

曾经的电影院

走进小区,一排低矮的平房格外的引人注目,蒙了尘的窗户,木质的旧门......夹杂在装修精良的现代商品房中,颇有些“鸡立鹤群”的感觉。

过去的*府办公楼

“这里就是以前的*府啊,这是他们的办公楼,竟然还保留了下来。以前的派出所也在这个位置,不过派出所可找不到以前的房子了。”一旁装修的叔叔见我好奇,主动开口解释道。

再往前是双龙东路与长寿路的三岔路口,正值午后,小憩的娘娘和老巴巴们向小编讲述着他们小辰光的西张。

“西张以前不是属于常熟吗,这个三岔路口以前是个港口,我小辰光就是在这坐船去常熟的。”

曾经的港口

“你背后的这栋楼,以前可是供销社的,原来的‘西张饭店’就开在这底楼,我们土话就叫它“饮食业”“饮食业”,最早还是开在‘贝贝招待所’那。”

“再往上二楼是以前供销社人员办公的地方,他们中午要吃饭,下楼就到饭馆了,还挺方便的。”

底楼为原西张饭店/楼上为供销社办公区

“这家理发店的老板也去问问,五十几岁姓钱,他老爸以前在长寿街上开理发店的,老字号了。他也算子承父业,现在附近的人理发都来他这里。”然而很不凑巧,正值午休,钱巴巴刚好关门歇业了。

在西张不断翻新的脚步中,上个世纪的痕迹在不断被抹去,能够遗留下来的痕迹少之又少,而粮站恰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粮站虽早已另作他用,却依然保留着当初的门头,甚至在各种地图APP上也能搜到西张粮库的路线图,它一直都在,从未离去。

如果不是爷爷辈的西张人,一定不知道,医院是开在粮库内的。医院对面再到公路旁,医院的记忆不断变化,却始终坚信它是西张人民最坚强的后盾。

医院

医院

医院

走过粮站,过去紧挨着它的西张食品站已寻不到任何存在的证据。望着走到尽头的长寿路,曾经的回忆也即将“见底”。那些曾经不以为意的过往,原来都是最美丽的时光。

简陋的门面/曾经的食品站

如果说过去西张的中心点是长寿路,那双龙西路便是如今西张镇的中心点。银行,厂房......双龙西路一点一点重现着长寿路当初的繁华。

交叉路口人头攒动的华联超市,或许鲜有人记得,它曾是年时建立的西张供销商厦。只是它变化的太快,快到西张人民还没把它刻印在脑海中,就已换了模样。

供销商厦

过去的门头

背面的门头

时光总是在前行,但时有念旧的人,扯着他的衣角,让时光慢些走。想比装修精致的超市,念旧的老人们更愿意停留在对面的破旧小巷中。

路口的“标志”徐爷爷

巷口的老孙理发店,如今也一如孙爷爷所愿,成为了享着清福的老人们的俱乐部。孙爷爷22岁开始理发,理发的行当干了一辈子,现在成为了附近老人们的指定理发师。

“我现在每天上午帮老人家们理发,下午理发店就空出来,让大家一起聊天打牌,俱乐部嘛,要玩得开心一点。”

孙爷爷与他的“老”顾客

附近满头白发的钱爷爷经营着一项“新颖”的业务。“小后生,是不是没听说接开水还能赚钱,以前几分钱一壶水,现在都3毛钱啦。”

钱爷爷与他老伴

“干的时间有多久?记不清啦,只记得当时这一片还有西张最早的菜市场,现在都变停车场了,你看我头发都白啦。”

过去的菜市场

如今的菜市场

老店似乎总是喜欢扎堆的出现,在马路对岸的小脖刀,说它是西张的美食名片也一点不夸张。从父亲钱惠祥到儿子钱星江,老钱家选择用味道讲述这二十年的时光。

旁边的汉堡小子,是不少西张80、90后心中的白月光,他们的第一杯珍珠奶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年间搬迁三次,商标由红变绿,老板仍是那个爱笑的杨阿姨。

“我们是03年开在西张小学旁的,当时还是西张中学呢,03年还有最后一届高职呢,后来才慢慢变成了西张小学。”

再老一些的老巴巴们纠正道,“我们上学时可不是在这,以前的小学与中学相隔一条河,就在吉麦隆北面一点点。”

前身为西张中学

但是时代总是在更迭,新兴事物也逐渐走进西张人的心中,南边的陈先生面馆,靠着新颖的制作工艺,也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座城,一座新城,一座老城。只是老城以前也是新城,我们慢慢长大了,它也慢慢变老了。不妨再去走走你所怀念的西张,或陌生或熟悉,都是它在用另一种方式与你相遇。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张家港西张镇,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