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公布了
年江苏省中小学和中职校
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
全省共认定名正高级教师
其中,港城共有4位教师获认定
超级优秀有木有!
在认识这些老师之前,
小编要先普及一下”正高级“的分量
↓↓↓
中小学教师共设5个级别:
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
“正高级”为最高一级。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相当于
高等院校的“教授”级别。
快看看!有你的老师吗?
张家港市第六中学
王宝斌
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支教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命题组专家、张家港市“十大杰出青年”、张家港市首届“十佳百星”、首届港城教育领*人才、张家港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张家港市学术指导服务团专家,现任张家港市第六中学副校长。
在教学实践中凝练了“活力化学”教学主张,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了“一二六”教学范式,形成了“情境引路·问题导学·动态生成”的教学风格。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化学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多年来,先后在《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和随笔短论百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全文转载;出版专著《心路》《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范式·策略·案例》两部,主持或核心参与江苏省教科规划(教研)课题多项。先后多次在江浙沪等地开设展示课(讲座),指导多名教师成长为市学科带头人。
张家港市实验幼儿园
吕燕
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首届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曾获评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坛新秀“双十佳”、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港城教育领*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实验幼儿园*支部书记、园长。
她坚守儿童立场,遵循儿童成长规律。-期间她扎根农村,依托江沙资源优势及儿童天性,创新“沙艺术”教育研究。成果《一沙一世界向着美与智慧前行》先后获得苏州市优秀教科研著作评选一等奖第一名、张家港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从教28年来,她倡导“让儿童在艺术中快乐成长”的教学主张,努力追求“自然·灵动·智慧·生长”的教学风格,音乐活动三次获江苏省一等奖。作为江苏省评估院专家组成员、苏州市名教师,先后赴新疆、海南等地进行讲座、公开教学。在《学前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余篇,开设讲座40多场,组织公开教学50多节。主持省级课题两项,出版个人专著两部。个人事迹在《江苏教育报》《教师博览》杂志等媒体宣传报道。
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
沈亚娟
现任张家港市江帆幼儿园*支部书记、园长。从教三十多年,无论从事教科、教研、后勤,还是整个幼儿园的管理,不管在市区还是农村,她始终站在教科研一线。作为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三级教育督学,为幼儿和老师的共同成长,尽心尽责,成为大家心中的“大老师”。
她新建了三所公办幼儿园,理清了一条园所发展的基本思路——科研兴园。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新建幼儿园文化建构的实践研究——以江帆幼儿园为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题,为周边众多园所提供了校园文化、园本课程的实例样本。
她形成了个性化的课程建设路径,开发了“口袋里长出来的课程”。其中,“小碎件游戏”项目,姐妹园争相效仿。她推行“可玩之处皆游戏”,倡导“人人心中住个孩子”。立足教育实践的专业论文屡屡发表于《学前教育研究》《江苏教育研究》《学期教育》《早期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其中,研究论文《小碎件游戏:鼓励好奇朝着有意味的方向生长》发表于《人民教育》。
她帮扶了一批教师,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幼儿教师“全景式”成长的园本研究》,开题现场被专家定为可供参考的模板、中期评估喜获苏州大市仅有两项优秀之一,并获得苏州市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她不离不弃、从容坚守,坚持以“每日晚课”方式,解决大家当天的困惑,7年来,“每日晚课”已达多课时。
正是对教育静心理性的研究,使她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不断赢得肯定,先后出版两本研究专著,并逐渐形成了轻松愉悦、真实有效的教学风格,让每一位孩子在有趣好玩中长成幸福的模样!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彭召*
江苏省正高级讲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职教语文教科研中心组副组长,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张家港市十佳班主任、张家港市优秀共产*员、张家港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现任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委办主任。
她从教27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职高,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自我。她热爱教育,潜心教学。主张教师以“生命”的方式存在于教育的场域中的,追求自主、灵动、成长的语文课,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曾获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语文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一等奖,曾参与江苏省首批中职教师网络培训课程的开发,曾担任江苏省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大赛中职语文组决赛的评委。
她善于思考,勤于科研。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课题8个。其中,她主持的《中职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获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优秀课题一等奖。她还经常到苏州、常州、泰兴等地开设公开课和讲座,是省级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
一座城市拥有好老师,便充满活力与希望。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优秀教师的涌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