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防污染应急演练。
开展船舶排放控制区检查。
建立张家港危化品监测中心开展船舶污水排放浓度分析。
构建危化品船舶安全监管防线。
张家港海事局溢油应急设备库溢油应急演练。
强化散装液体化学品船安全检查。
——张家港海事局“”专项行动推进防治船舶污染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李燕通讯员宣俊
位于长江浏海沙水道南侧,大新滨江公园前沿的张家港市饮用水取水口,两座醒目的*色警示浮在微风中微微摇摆,无船舶停泊,无垃圾漂浮,不到一公里处就是张家港海事局沙钢执法基地的海事趸船和海巡艇。这是记者在张家港海事局指挥中心电子大屏前看到的景象。
张家港海事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张家港市饮用水取水口附近设置了度高清摄像头,可以对取水口水域进行全方位监控。同时,海巡艇每日两次对取水口水域开展现场巡查,确保取水口水域清洁。”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面对每年近亿吨危险货物进出港和1.6万吨船舶污染物处置的监管压力,张家港海事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主动强化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船舶污染物排放的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努力降低长江张家港段污染风险,切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纵深防御构建危化品船舶监管五道防线
危化品船舶是长江水域污染主要风险源,一旦发生危化品船舶沉没、爆炸等事故,将会直接导致大量危化品货物泄漏入江,继而全面影响长江沿线各饮用水取水口的水质安全,造成重大社会影响。近年来,张家港海事局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起船舶准入、货种风险、航行安全、码头资质、作业环境五道防线,强化“”行动危化品船舶风险预防预控。
如何念好污染“防”字诀,张家港海事局实招频出。“我们采取了‘史上最严’措施管理危化品。”张家港海事局危管防污处执法人员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法规中明确的禁令:“禁止危化品码头超负荷靠泊、禁止船体结构和技术标准不符合要求的船舶进港从事危险品作业,禁止总吨以下载运有*有害散装危险化学品船舶及载重吨以下单壳油船夜航,危化品船舶装卸作业时和恶劣天气时禁止污染物接收作业”等等。
“选船机制”是该局重点推进的危化品船舶监管机制。该机制除帮助货主选择到船况更高、服务更好的船舶之外,还促进了船舶状况和船员素质提升,对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危化品减种减量*策也在该局努力下稳步推进。据该局危防处介绍,推动企业逐步淘汰高风险、低利润作业品种,降低高风险品种作业数量,有利于降低辖区危险货物安全风险等级。
各种危险化学品水运危险性和事故污染性不同,如何整合有限的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对此,张家港海事局正在探索建立按类分级、按级监管的危防监管模式,综合考虑船载危险货物风险环节,结合与船载危险货物运输有关的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诚信状况,确定管控等级和检查频次,实施精确化监管。
标本兼治规范处置筑牢船舶污染“屏障”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是船舶三大主要污染类别。在应对大气污染方面,张家港海事局根据《长三角水域江苏省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以严格有力的举措加强对船舶使用燃油质量的检查。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张家港海事局已对多起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燃油船舶实施行*处罚。
“一艘大型集装箱船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上万辆小汽车的排放量,船舶靠港期间使用符合标准的低硫燃油,将有效提升港口空气质量。”张家港海事局危管防污处执法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张家港海事局已开展船舶排放控制区检查艘次,实施船舶燃油抽样份,查处违规使用燃油船舶29起。
一方面通过提高燃油质量控制船舶废气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推广岸电应用从本质上消除靠港船舶对燃油的依赖。
所谓岸电,是指靠泊港口的船只关闭船舶自备辅助发电机,使用码头上的岸基电源为船舶供电。插入岸基电源,能使船舶每次靠港减少95%的柴油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的排放量,噪音污染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据了解,自年11月,苏州市首个岸电工程在沙钢集团海力码头送电成功以来,目前,张家港沿江开放码头已建成的岸电系统共13套,领先长江各内河港口。
在船舶污染物处置监管,预防水污染方面,张家港海事局更是不遗余力。据了解,近年来张家港海事局不断强化船舶废油、污水处置监管力度。在制度上规范船舶污染物作业报告接收、处置、记录流程,选优配齐一线执法力量,强化对船舶洗舱、油污水接收等防污染作业的现场检查,严格查处偷排船舶污水等违法行为。监督港口、码头接收船舶污染物,做好污染物无害化处置,避免二次污染。同时,加强对船舶污染物回收处置去向跟踪,实现全程闭环监控。
港内船舶、公务船安全与防污染监督专项检查是该局最近开展的一项防污染专项行动,旨在从源头治理长期在港船舶的污染问题。“我们对港内船舶、公务船的防污配备及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共排查船舶77艘,发现了船舶防污染设备欠缺、生活污水直排,油污水由三无小船接收等普遍问题。”该局执法人员介绍。目前,该局正在督促港内船舶、公务船配备生活污水、油污水处理设备或存储设施。
在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上,张家港海事局也积极作为,深入推进各项有效举措。在中油泰富码头,记者看到,五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码头前沿有序摆放,靠港“泰富58”轮船员正在将船上带下来的垃圾分类投放至垃圾桶内。“船上一个航次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之前码头没有垃圾接收设施,到港后垃圾处理不方便,只能依赖第三方垃圾接收单位,现在方便多了。”该船员向记者介绍。在张家港海事局推动下,全市各码头单位正逐步强化船舶垃圾接收设施建设和分类处置。
合而致和凝聚共抓“大保护”内外合力
港口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光靠单一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张家港海事局在构建辖区水域生态安全上以和为本、以合促和,通过凝聚共识、同建共享,助推港口经济绿色和谐发展。
记者在张家港海事局溢油应急设备库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溢油应急设备有序摆放,一旦周边水域发生溢油事故,这些设备将会发挥重大作用。“这是国家长江干线水域溢油应急中型设备库,按照一次船舶溢油综合清除控制能力达到吨的要求设计,包括围控、回收、清除、转运等多种应急设备。”设备库管理员介绍。而在前不久开展的应急演练中,这些设备已下水小试了一把身手。“光靠我们海事自身力量,要快速搬运、使用这些设备可不行。”
据介绍,早在年,张家港海事局就率先在全国发起建立了第一支由社会力量组成的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志愿者服务组织。在每次的溢油应急设备演练中,这群志愿者们是当仁不让的主力,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他们将第一时间投入抢险,这对提高水污染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效率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在设备库旁边,张家港危化品监测中心的建立,使张家港市船舶污水排放监测能力实现零的突破。该中心配备了各类大型监测设备5台,与市环保局监测站形成联合监测工作模式,初步具备船舶污水排放浓度分析、船舶洗舱水浓度检测等监测能力,在应用危化品分析强化监管上走在了江苏海事系统前列。
目前,“合而致和”的理念已广泛运用于防治船舶污染监管的方方面面,张家港海事局与地方监管部门建立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合作机制,将防治船舶污染监管任务纳入水上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据了解,今年8月份以来,张家港海事局已联合港口局、水*监察大队、长航公安等单位开展各类联合检查行动10余次,努力构建起生态环境安全“命运共同体”。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